第136章 提油的蝴蝶(1 / 2)

鉴宝无双 青木赤火 2033 字 2020-09-16

何双友拿出来放到桌上的,是一个小把件,有个五六厘米长,立体圆雕。

雕的是一只蜷身卧着的猫,而猫身之上,还雕了一只蝴蝶。

猫蝶,取谐音“耄耋”,寓意长寿富贵。

玉料是和田白玉,微微闪青灰,但是质地十分浑厚油润。就和田玉来说,闪青或者闪灰的料子,往往密度和油性比较好,而越白的料子,越不容易有这么好的质地。

所以羊脂玉才珍贵。因为羊脂玉不仅白,而且密度和油性也是一流的。同时,羊脂玉的白,并不是单纯的高白,而是属于暖白的调子。

如今不少商家会拿着白度很高的青海料或者俄料大叫羊脂玉。但是青海料一般比较“水”,水的意思不仅仅是透,有时候高端青海料也不透,但浑厚感依然差着那么一回事儿。俄料呢,看着密度不小,但是往往比较“生”,哪怕是高端俄料,看着油润度也不错,但玩几年就知道了,很难玩出来。

而这“耄耋”玉件,显然是和田籽料的品性。当然,和田籽料也有很多垃圾货,但是好的和田籽料,一看便知。

同时,猫身上的那只蝴蝶,似乎是利用皮色巧雕,红黄带黑点,鲜明漂亮。

“那么多人有争议,我哪能吃得准?”吴夺应道,“不过,见到好东西,我跟着开开眼,先谢谢何老师。”

何双友恬淡一笑,微微抬了抬下巴,“上手吧。”

吴夺点点头,拿了起来,先去看巧雕蝴蝶的皮色。

可是,细看之下,却发现这不像是天然的皮色。

看和田玉的真皮假皮,有两个最重要的点,一个是色根,一个是过渡色。

真正的皮色,是有色根的。因为和田籽料的皮色,不是玉质,是历经千万年在河水和河床中碰撞、沉淀、侵染形成的,外物质“扎”进玉质,必然会有色根,而不是浮于表面。

过渡色更好理解,历经漫长岁月天然形成的东西,不可能没有层次。

同时,皮色一定是在玉质最疏松的地方形成,很多光白籽,无皮色,就是因为玉质非常致密,很难侵染出皮色。

而这只“蝴蝶”,比较浮,像是做上去的皮色。

这一点,吴夺不需要听,就凭他的和田玉底子,大致也能够判断。

“何老师,看这雕刻风格,应该是明代的东西。”

“没错。”何双友点头。

“不过这皮色······而且明代的玉件,很少有留皮的。”吴夺又道。

和田籽料的皮色,如今玩家都很喜欢很重视,但是古玉上面,留皮的确实不多;因为皮色一般会被视为“杂质”,玩的是玉,那就要把“杂质”去掉。

直到乾隆朝之后,留皮巧雕的东西才逐渐多了起来,不过也是就着有特点的皮色,根据需要进行巧雕。

现在呢,不管留皮好不好看,只要能留,就会尽量留。因为皮色是籽料的证据,留皮色能卖好价钱啊。同时,假皮色也越来越泛滥。

“这肯定不是真皮色。这一点,我也能看出来。”何双友接口道,“问题是新是老。”

吴夺微微一怔,继而进一步端详“蝴蝶”,终于明白了,这是提油啊!

出现争议的问题,那就是到底是不是“老提油”。

提油,是比较文雅的说法,很多玩家俗称“油炸鬼”。

提油的方法,一般是用染料浸润玉器,然后用油炸或者火烧的办法,让玉器上出现想要的颜色。

这其中,有老提油一说,也叫古法提油,大致是宋代开始出现,天然染料,手法高明,颜色好看还不影响手感。

说白了,老提油和雕刻几乎同步。一件古玉是什么时期雕的,老提油就是什么时期做的。

所以,老提油虽不是天然形成,但在古代也是玉器加工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