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自创(2 / 3)

传送双生 剩下板栗 2903 字 2020-07-23

人,得出了一些具有反社会倾向的观点。

而这些当时参与讨论的人们,很快被新的话题或事件所吸引。也许在那段讨论结束以后不久,他们就忘记了这件事。只是他们当时提出的观点还留在了网络中。”

胡安略一思索,点头认同了这样一种情况确实是有其发生的可能性。

简仁见他理解了这个开端,便继续说到

“当那些具有反社会性质观点被留在了网络中,后来,无意间又被其他的人看到。

而看到这些观点中的少部分人,可能会因为生活不如意等种种原因,会与那些不好的观点产生共鸣。

他们在产生这种共鸣时,或许只是觉得,那话说的不错。也可能是认为那个观点很有意思,很新奇,自己没有看到过,之后便随手转发了一下。

当然,后来的人,也可能觉得那些观点全是扯淡,都是胡说八道,必须拎出来批判一下。于是他们在转载的同时,还附上了自己的反驳或咒骂。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这些人都对这个观点进行了二次传播。

而在这二次传播的过程中,这个传播者可能还对观点进行了他认为正确的修正。

遵循同样的道理,有了二次传播,就会有第三个层级、第四个层级的传播。

就这样,这个观点开始在网络中渐渐传开。

同时不断通过不同的人,对其进行壮大、修正、充实、甚至最后还行成了一个体系。

当然,这个体系很大,可能也并没有被人真正整理出来,只是所谓的口口相传。

但当这个观点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对接触到它的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他们开始用自己的行动来符合这种影响。最终,这些行动,就化为了那三张表格上不断增加的数据。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

对于最早提出那些观点的人来说,他们早就忘记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而现在的最终形成的观点体系,也已经和他的原话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我认为,他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开创者。他们甚至都没有参与到后面的扩展之中。

如果真的要找出这样一个所谓的创始人。

那么,我认为,那些所有参与这个观点讨论、传播,不断对这个观点进行修正、壮大的人。他们每一个参与过此事的人,才是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所谓的这个斜教,真正的创立者。

而另一方面,所有的这些人,参加这场宏伟的创立活动人,他们在这件事情上付出的时间却是少的可怜。

并且,单就他们每一个个体而言,他们的参与度也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可能在整个创立的活动中,他们只是扫了一眼某句话,随手点击了一下屏幕上的转发图标。全程可能只用了不到10秒钟的时间。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只用了10秒钟时间的人,我并不认为他们有资格被称为创造者。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并没有真实存在某一个人创立了这个斜教的原因。

在这个没有组织的斜教里,所有这些参与过的人,他们既扮演了创造者,也扮演了传播者。

同时,他们也有可能在潜意识中,成为了我们所说的亻言彳走,真正去实践那些并不存在体系的所谓教义。

他们只是在获得了一种思想,甚至只能算的上的一种观点或想法。是他们自己根据这种观点或想法,自己对自己的认知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正。

最终导致了他们做出一些不符合大家共同认知的事情。而令他们产生这种修正或思想转变的观点,并没有真正白纸黑字的要求他们去做这些事情。

这个时候,当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当创造者、传播者、亻言彳走,这几个不同的身份在同一群人身上交织在一起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