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恩科(2 / 4)

拉夫人,赞不绝口。

他们在此前的时候,可从来都没吃过这么可口的食物。

在他们看来,这可是绝顶的美食。

在工地上干了十几天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发现,竟然已经爱上了这种生活。

他们每天还都能拿到二十块钱的工钱。

拿着这些钱,差不多能买到十斤大米。

这些大米,差不多就够他们吃上十天的了。

这个工钱,让他们惊喜不已。

他们在自己的家乡的时候,可从来都没见过这么高的工钱。

通过种种对比,让他们感觉到,这里,比他们家乡东斯拉夫要更好。

这里气候更加的适宜,这里的土地,更加的肥沃。

这里的工钱更高,食物更好吃。

虽然还是有一些不能适应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他们已经安定下来。

因为生活对他们来说,一下子光明起来,充满希望。

而对李愔来说,其实整个国家的财政付出的,并不是太多。

虽然这么多的人,需要支付庞大的工钱,看起来消耗很大。

但是这么多工钱,其实只需要多印刷一些纸钞就可以了。

当然了,肯定不能滥印。

滥印的话,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而这些人,创造了好些财富。

李愔正是利用他们创造的价值,来印制纸钞的。

而对绝大多数的百姓来说,目前他们最急需的物资,仍然是粮食。

只要有充足的粮食,百姓心里就不会慌。

至于商品,对中华商行来说,真的不是问题。

这么多年,他们制造了太多的商品。

还有一些积压的商品,现在都可以拿出来销售。

整个华夏国,各个行政省的道路,正在一点点的建成。

百姓的生活,也一天天的变好。

他们家里,多了好多日用品。

他们身上,也都换上了新衣。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整个华夏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如果是两个月前离开家乡,两个月后回来,怕是都忍不出家乡的样子了。

而两个月后,华夏国第一次恩科,正式开始考试。

首先,是在每个省考试选拔。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华夏国才刚刚立国,之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才储备。

现在也只能用这种办法进行选拔。

最终从每个省选拔出来的考生,再进入华夏城,进行统一考试。

只要考过之后,按照名次,会分配到各地为官。

而此后,每一年都会进行一次全国大考。

考中的考生,到时候会进行统一的安排。

当然了,到那时候,就不一定是全部去做官了。

毕竟,时日一长,也未必有那么多的位置。

但是可以到政府部门当公务员,或者是到国有工厂里面当官。

到时候,对普通百姓来说,同样的是铁饭碗。

现在,华夏国公务员的工资,可是非常高的。

至少是普通工人的三到五倍的工资。

这当然是要树立一个形象。

只要考中之后,马上就有高收入。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另外一个,就是高薪养廉了。

我已经给了出这么高的薪酬,如果你要再贪污的话,那就修怪我不客气了。

这一日,正是九月初八日,秋高气爽,温度适宜。

这一日,正好是华夏国恩科在十五个行政省内,开始第一轮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