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哥与陈六子一见如故(2 / 4)

二爷很疑惑。但他这模棱两可的话,却让安嘉怡更急了。

(他这话不说还好,这一说,就更坐实了哥嫂的猜想。昨晚肯定干了不可告人的坏事!)

这一下,安嘉怡是真的急了,声音拔高了两度

“你快说!~~~”

“说就说呗!~~~你着什么急呀?”

二爷还是四平八稳的。

“你再不说!我就成‘妲己’了!~~~”

安嘉怡急的脱口而出,心里却欲哭无泪。这坏人是故意的吧!

“妲己???嗨!~~~什么呀?”

我们的张二爷,现在才突然明白过来。

“大哥大嫂!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大哥,今天我带你去认识两个朋友,也是我的两个合伙人。”

这种事越描越黑!~~~张二爷赶紧转移话题。

果然,大哥的注意力从关心兄弟的身体,转移到生意上了。

庞大的车间内,整齐的摆满了缝纫机、裁剪机、蒸汽熨烫机,穿着统一着装的女工们,精神饱满地忙碌在机器前,认真的完成着每一道工序。

统一的白色棉布衬衣,配着深蓝色的工装裤(人民币上女拖拉机手的着装),上面绣着“大唐盛世”四个汉字的,现代企业lo。

使的这些从闸北贫民窟里出来的,大姑娘小媳妇们的面貌焕然一新,要有多精神就有多精神!这才是“工人阶级”!

这才是我们二爷心中的工人阶级新面貌!(二货又剽窃了。)

老大张鹏飞,两眼放光的看着这个,大规模工业流水线式的生产场面,感觉到头皮发麻,发自心底的热血沸腾!~~~~~~

“这太!~~~太壮观了!陈先生,你们太了不起了!”

“是你兄弟太了不起了!这都是他的主意。我也没想到这些不起眼改变,竟然使得工厂的女工们,工作热情空前的高涨!现在每天的成品军服能生产六千多件。”

陈寿亭也骄傲地说。

他早就打定了主意了,回济南后他的印染厂也这么搞。

“六千件?也就是说~2000女工,每个女工每天能做三件军服?了不得!~~~”

“这还是少的~~~按你兄弟的说法,

等女工们熟悉了机器和工序后,产量能提高到每天15000件至20000件。

他说那才叫规模生产!”

“老二这是要做‘霸盘’啊!”

“哦,那倒不至于!咱们中国人买成衣的人少,一般都是自己家里做。所以,我瞅准的是国外市场。”

“旁边那个大厂房也是做成衣的?”

“那倒不是,那是绣坊车间。现在还在招工、安装机器的阶段。

还没有开始生产呢!”

陈寿亭随后一指厂房后,那一大片的施工工地说

“那边哪个正在盖的,是咱们厂最大的车间,可以同时安装20条流水线。那才是咱们厂的重点~~~什么来着?~对!~是‘重点项目’!你兄弟是这么说的。”

陈寿亭从做学徒到自己开工厂,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意气风发过!~~~

现在的生活,才让他觉的活出点滋味来。实业救国,虽败犹不悔。在这时代,大丈夫当如是!!!

所以,他此时说话的口气,充满了大展宏图以展胸中之志时的骄傲与激动。是发自内心的,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小老弟。

“二十条生产线?那得招多少人啊?”

张鹏飞感叹这个工厂的规模。

“最少也得五千人的规模,恐怕还不够。”

“那就是万人大厂啊!乖乖!~~~那可不好管理!”

在张鹏飞的意识里,还是家族企业那一套。他根本就没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