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八章 吐蕃的诡计!(2 / 4)

烦,大唐就更加麻烦。

而且大唐还没有交子,唐朝人花钱主要还是使用通宝。其实在唐朝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流通的货币,就是一种叫做通宝的铜钱。

当时的通宝都是用金属制造的,所以携带并不是非常的方便。

如果只是日常使用的话,每次出门只需要携带几个到几十个也没有问题,但是万一要经商做买卖的话,很可能需要携带一马车的通宝才可以进行交易。

后来也改变了一下,当时唐朝出品的绢非常的抢手,不仅在国内很值钱,在国外也是贵价货。绢跟铜钱比较起来要轻便得多,那么如果携带绢出门的话肯定比携带铜钱方便很多。

因此当时大唐有不少的商人会把绢当作一种流通货币来使用,毕竟绢的售价在当时并不便宜,完全可以跟金银珠宝的价值相提并论。所以说很多人都愿意接收绢,而且当时市场对于绢的需求量很大,很可能获得的绢转手就可以升值,因此绢用来替代铜钱使用还有升值空间,当时的人都愿意接受。

可是那依旧是用车来装,不减少钱币的数量,这是大唐的钱币政策的一个很大且无法改变的弊端。

现在好了金和银都有了,李战又抛出了一个金银币的制度,相信只要这个制度上马,那么就可以大幅度缓解答应钱币制度的弊端。

“同意!”李世民笑道“你上次交上来的上表,朕也给了无忌和玄龄等人看了都说你这个上表十分的好,这个银监会的负责人,战儿你就接下来吧!”

不过,让李世民有些讶异的是,李战这个时候却摇头道“父皇,这个银监会的负责人,儿臣是不行的,太子做才是最合适的。

以后太子要执掌大唐,现在管理银监会,以后也不会抓瞎,也不容易被人所左右。”

李战说完,李世民叹息一声道“你呀还是太小心了,就算朕走了,朕相信承乾依旧会以你为尊的。”

李战笑了一下回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一山不容二虎呀,如果父皇真的走了,那儿臣也会离开大唐的。”

第一次,李战在李世民的面前袒露了心声,父子两的对话稍微有些伤感,这让李澄感觉不是滋味,看着父子对望的两人。

李澄出来笑道“陛下,殿下这些都还是很久以后的事情,我们今天就不说这些,来我让下面的人将金银都给倒进甘露殿,我们一起看看金山银山如何。”

“呵呵李县公这个提议下,不瞒李县公,朕就是贵为帝王,也没有看过金山和银山!”

李世民的话,让李澄来了精神道“那现在就可以呀!”

跟着就听李世民下令道“好我们就来看看金山和银山!”

夜渐渐的来了长安城中,宵禁的钟声响起,李战和李澄慢慢的走出了皇宫。

金山和银山看完了,那些金子和银子堆在一起还真的是很状况,后面李世民不但自己看了,还将长孙皇后,四大贵妃和皇子皇女们都喊来看了。

当得知这些都是李战在倭国给得来的,皇子皇女们都对李战露出了敬佩的眼神,跟着李世民就将这些金银交给了李承乾,任命李承乾为银监会的副会长,会长当然是李世民。

由李承乾全权把控银监会,李承乾马上就想要为李战鸣不平,因为金银是李战弄来的,银监会也是李战制定的,所以银监会应该是李战把控,这个时候交给自己算什么。

可是就在李承乾准备说的时候,长孙皇后在李承乾的耳边耳语了一句。

瞬间李承乾就知道这是自己的大哥又在为自己铺路,李承乾感动不已,就差流泪了,后来李承乾欣然的接受了这个银监会副会长的职位,他要努力将银监会给做好,不给自己的大哥丢脸。

“岳父去我府中去住呀,这样可以随时看到你的小孙孙!”

刚出朱雀门,李战就邀请李澄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