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棚改旧改(1 / 2)

重生心动 凉小柒 2246 字 2020-07-10

a

夏家父子的事件只是一个很小的插曲,从始至终,方宁都没有表过态度。正所谓‘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看多了,也就习惯了。

而眼下,他最关心的还是家里该往哪个运营方向转型,如何转型,这才是最关键的。

餐饮方面这一块,方宁很清楚,估计也就是这两年的时间内,苏灿家的烧烤店也将遍地开花,将本来就剩下不多的蛋糕,在从群狼嘴里抢夺都出大部分利润,这里面势必会异常激烈,往往需要生死拼搏。

所以方宁也就没必要冒这样得罪人的风险再去横插一脚。

当然,还有其他几个原因。按照这个时间节点,苏灿一行人的成都之行,也应该快把王雪伟收入帐下了,这个川蜀麻辣掌门人和苏灿联合在一起,绝非1+1等2的数学算法,而是呈几倍递增的化学反应,好比如虎添翼,这对强强组合,在平海小城无疑是没有敌手的。要知道王雪伟可是有狡狐之称,想法可以说是天马行空,没有行迹可以琢磨。

要是能够抢在苏灿的前面把陶然给拐来,那说不定还是能够和苏王二人博弈一下游戏。

当然这顶多也只是想一想,毕竟他对陶然还处在一无所知的地步,中国版图这么大,不知道她目前还在哪个疙瘩角落接受自闭症治疗,不过这治疗的结果多半是不尽如人意的,因为方宁从苏灿的记忆里,还是能够感受到那个女孩骨子里偏执和疯狂。

上天是公平的,给她开了一扇门,却也给她关上了一扇门。

苏灿有温柔的一面,他对事物的接受方式是往往被动的。可以说有着中国人几千年以来逆来顺受的劣根。

而最典型的特征是在需要客观性发挥战斗的时候,选择‘韬光养晦’,‘明哲保身’,但是在需要克制的时候却像一个慷慨激昂的斗士。

当然,方宁也并非完全否定苏灿那种‘逆来顺受’的方式。

作为做四大文明古国从未灭亡,相反一直源远流长,靠的恰恰就是逆来顺受这四个字。

在苏灿集团中,他本人更多的是发挥主心骨作用,而作为‘一南一北’发展策略中的王雪伟和陶然,起的则是血肉和筋脉的作用,他们两人南征北战,裂土封疆,将苏业连锁店在全国遍地开花。

可以说苏业集团扩充到空前繁盛的地步,王陶二人功不可没。

苏灿那是一个好汉三个帮,相反方宁可是独木难支,光杆司令一个,他就算是有什么想法,也没有人员可以去执行。

不是说田向平不行,只是和王雪伟,陶然这些人来比,那确实是远远不如。

幸好爷爷对他还是比较信任,没有制肘的地方,他可以大展拳脚。

方宁倒是想到了几个赚钱的项目,比如说开几个小店,可大部分都需要时间和精力,而不是像一些那样,靠卖几首歌曲几部电影剧本或者写几本小说捞到第一桶金,动辄成千上万,也不想想,没有一定的艺术基础,就突然拿出举世骇俗成果出来,换做是哪个人都觉得是神经病或者是你盗窃了别人的成果。

正常人想要在没有别人投资的情况下,赚取大量的财富可以说非常的困难。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何况是一堆钱的问题,更何况我们都不是英雄。

不管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还是平头小老百姓,抑或是达官显贵,无不需要先解决生存问题,然后就是温饱问题。

现实生活中,没钱英雄也气短,没钱生存都是问题。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时候,区区一分钱的事,就能让你焦头烂额举手无措。

好了,绕过话题再来说说麻辣烫,烧烤,奶茶之类餐饮的生意。

虽说也有一部分人像苏灿他们那样,将麻辣烫烧烤或者奶茶店做的很好,但那始终是一小部分人,还有很多人在街道起早贪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