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世界农场计划(1 / 2)

从学霸开始 敢为 2467 字 2020-07-10

唐觉晓的初期目的,就是在中国农业部分,打造一个重量级达到荷兰出口总量的出来,倒不一定是在两广。

终极目标是在两广打造两三个,下一代长大前能办到就行。

中国农业贸易逆差是900亿美金,只一个荷兰农业出口,就完可以弥补这个缺口。唐觉晓的目的不是自己做,而是带动所有人一起做,但他要制定一套所有人都可以保护其中的思路,这是难度最大的地方。

现在舆论风气很不好,中国各行业被方位的攻击,什么官员滥用职权,工业就是给人代工,农业更是一年比一年扑,不说农民,农业部自己都扑,以及环保部门一个小官可以整垮小老板,工资低,物价高,税重……

情况确实有,有些还挺严重的,如果让唐觉晓去总结问题,他还能在污染、子孙资源方面进行发难。

而且还有一个不知道怎么吐槽的事,每年官府都说今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

一年不如一年的意思吗?

但正因为知道的太多,他反而可能红化。

如果变成了纯正的美分,忽悠得官府开放换汇和移民,的确数百万人会获得好处,但结果中国整体十三亿人就和南美一些国家人民没区别了。

他在为个人考虑的时候,就会进入美分思维,在位整体考虑的时候,得五毛才行。因为他的思考“中国怎么改善这些情况”,那就得经济结构调整、政策结构调整,用钱和权驱使人们活动。

现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境问题是思考“好看”吗?不,是“农产品安”。眼下如果发展水培,直接可以解决农产品安。

用水过多?水培。

农药残留?水培。

耕地不够?水培。

当初分田到户,除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还对人们有一个保护作用。人们可以尝试出去打工,甚至是创业,如果失败了,再回农村种两年底,饿不死,可以等待时机。

在中国把基建狂魔放出来之后,土地的这个作用就不大了,做建筑工一个月等于种地一年,而官府会得到更多的收益,到国外买农产品,可以在国内强行平农产品价格。

这过程中诞生了大量的建筑工人,一旦到了房地产玩不动的时候,他们怎么办?农民去做建筑工,人数接近3亿,农村人口接近9亿,没了这些建筑工岗位后果严重。

有些人的孩子长大了,父母打工赚到了钱,在城市、县城买了房子,孩子也大学毕业,或是学会一门手艺,官府补贴一些,生活起码过得去。

但还有些年轻,加入得晚,孩子也还小,如果基建项目大幅度减少,对他们的打击是灾难性的……

怎么办?还是水培。

盖玻璃大棚比盖高楼大厦简单多了,就算升级成盖30层楼来种地,每层种0个隔层,也比盖摩天大厦容易,轻松解决人力。再来一次40年,相信大多数人能够把握住机会。

盖这些也不需要太好的材料,去产能可以试试考虑水培。

这套下来,盛唐可以累积大量的技术,并且有专利在手,也让中国进入“农业强国”领域,盛唐绑定了中国农业。

到时候想用农产品换什么,就换什么……

卖货也不怕,先卖给985、2,官企只卖给央企。就算有谁嚷嚷“中国的农粮都是有问题的,最安的都在985、2、央企的食堂里”……盛唐大数据一计算,第二年增产来卖……

现在盛唐准备做“精品番茄”、“精品土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鹅厂、猪厂是不是可以想到别的方面?

等做久了,50年后中国会在农产品上,各种产品进行品质分级,到时候国外得来中国学习。

美国靠着美金殖民世界,金融危机,加息、印钱,但只要中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