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金殿问罪(2 / 3)

家人了,都是猫一阵狗一阵的,跟他们打交道太难了。

“陛下,人才不光要培养,还要区分。就拿吏部、兵部、户部、工部,当然也包括内阁,负责的都是大事,而且涉及到朝廷和地方,涉及方方面面的协调,必须是德才兼备,有全局视野,又要有过人的业务能力。相比之下,刑部和礼部,做事情就没有那么多的牵连。刑部只要按照律法做事就可以,而礼部呢,各种庆典事宜,也都有前例可循。臣以为像这样的衙门,大可以提拔一些老吏,让他们去做,没准会比那些进士官干得更好,趁机也好敲打群臣,让他们知道厉害!”

朱棣沉吟,柳淳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其实还可以仔细区分,比如兵部和工部,专业性更强,最好要有行伍经验,要知道大工程的运作。

至于吏部和户部,在废除宰相之后,这两部就相当于天子的两个臂膀,一个管人,一个管钱。他们跟内阁,算是朝廷运作的核心,也是最需要用心的地方。

朱棣跟柳淳的一番谈论,算是给整个人才培养选用,划出了大致的方向。不过回到了眼下,大理寺负责审核案件,他们的律法素质,甚至要高过刑部才行,不然如何推翻刑部的定案?

提拔大理寺的吏员,正好恰如其分,歪打正着!

朱棣这才弄明白,怪不得自己下旨,柳淳可高兴了,而且还主动帮助点拨孙桓,原来朕正在替这小子做事啊!

朱棣的好心情瞬间消失了,瞧瞧,又被柳淳给带到了坑了,难道堂堂天子,就爬不出来了吗?

“启奏陛下,署理大理寺卿孙桓求见!”

朱棣点头,“让他过来吧,朕就在这里见他。”

说话之间,朱棣走到了一片茶树面前,停下了脚步。

徐妙云毕竟是名门闺秀,看不得遍地的菜园稻田,她把好些地方都给铲了,重新种上了花草。

不过这几垄茶树倒是长得很不错,总算躲过了徐妙云的毒手。

柳淳十分熟悉,当年他可是朱元璋亲口加封的锄草官,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面对着这些茶树,柳淳只想说一句,给大明朝锄草还真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啊!

正在思索之时,孙桓急匆匆赶来。

“启奏陛下,臣清查积案,发现有许多案子,与朝臣牵连,故此臣不敢不报。”

朱棣已经得到了消息,因此十分平静。

“你说吧,都有谁?”

“陛下,臣发现吏部右侍郎李至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黄福,还有工部侍郎郭资等人,都有案在身,需要重新彻查。另外还有十几名臣子,也有不同程度的贪贿行为,请陛下过目!”

说着,孙桓将一份名单,递给了朱棣。

朱棣接在手里,扫了一眼,就扔给了柳淳。

“让锦衣卫按照名单抓人,一个不要放过!”

柳淳接到手里,也没说什么,就下去安排了。

这也就是柳淳地位足够,不然就算是纪纲也没这个胆子。

一下子拿下三位三品高官,而且还牵连十几名大臣,你孙桓的胆子也未免太大了。要知道在几天之前,这帮人随便提出一个来,都能把你给碾死,如今你一口气得罪了这么多,真的不怕小命不保吗?

“李至刚曾经是大理寺卿,其余这些人,也有几位是大理寺出来的,你若是想公报私仇,可要先想清楚了。”

柳淳沉着脸道,能把话说得这么明白,还多亏了那一泡尿,不然柳淳才不会管孙桓的死活呢!

孙桓突然咧嘴笑了,“大人,许多事情都是欺上不瞒下,下官有足够的证据能办这些人。至于是不是挟怨报复,下官就只能请陛下明断了。”

柳淳哑然一笑,朱棣会不会明断,他还真说不好,不过既然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