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物质界的影响。
其实以血肉宫殿的质量,即使其处在月球的刚体洛希极限内,血肉宫殿也不会就此解体,换句话说,在整个恒星系中,除非科萨克门托一心向死,驾驭着血肉宫殿向恒星撞去外,没有哪一个行星可以动摇血肉宫殿的根基。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血肉宫殿不惧怕任何恒星系内的行星,为什么科萨克门托不驾驭着血肉宫殿直接冲向蔚蓝星呢?
要知道,以血肉宫殿的体量,裹挟着大量动能的宫殿撞击蔚蓝星后,势必会造成大范围的生命灭绝,这与祂获取大量血肉之力进而复活自身的目的相符合。
这个结论十分容易取得,只要稍稍经过一些计算,就不难发现,那么,科萨克门托作为一位伪神,祂会考虑不到么?
显然,这种可能在神域面前绝对会被考虑到,可事实是,科萨克门托不仅没有选择直接撞击蔚蓝星,甚至在撞向月球时,也选择了升维血肉宫殿,让其与月球的其他维度结合而不是直接接触月球。
这十分不合理,因为按照逻辑,科萨克门托没有理由这么做。
于是,这个矛盾的悖论就此诞生并困扰着后世的一些学者。
特别是在旧日星河降临第二年,第一次侵蚀事件带来的影响逐渐减少后,学者们对这个悖论讨论却愈加高涨,比如有一些大胆的猜测认为,科萨克门托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旧日星河对祂进行了强制性的思维导向,而这种导向诱导甚至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神域存在的意志。
但在“猩红灾厄”的整个事件过程中,这个问题对大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因为对于蔚蓝星的殊命而言,在这场惊变中获得活下去的权力与继续面对已是地狱的人间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事情。
“咔……”
“咔……”
终于,在旧日历元年1月7日的晚10点03分41秒时,升维之后的血肉宫殿与月球发生了碰撞。
虽然真空不能传导声音,但在其他维度中发生的剧烈碰撞还是对物质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就是所有在生理上具备“听力系统”的生命,都清晰地听见了大气受到高维波动影响后,产生的清脆破裂声。
高维波动的传输比光还要快,虽然对于目前的殊命而言,二者的速度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从顺序上,的确是视觉的变化要慢于听觉的变化。
只见在月球始终对向蔚蓝星的那一面上,在中心处,一抹猩红正缓缓出现,随后,犹如蠕动的血丝,一根根猩红的“血管”迅速爬满了小半个月面,将月球染成了猩红与绯红交替的世界。
但变化还没有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