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来而不往非礼也(1 / 2)

覆汉 路边呆子 2464 字 2020-05-08

《覆汉》来源

管彦作揖道“管某来晚了,请诸位原谅则个。”糜竺笑到“不晚不晚,来来,愚兄为汝介绍我徐州英才。”

说着糜竺指向左手边严肃之人道“此乃张昭,张子布。”又指着第二人道“此乃诸葛?,诸葛君贡。”接着指向右边的年轻人道“此乃陈登,陈元龙。”糜竺一个一个介绍,管彦也一个一个的作揖,口道“久仰。”

表面平静,但是管彦心中还是很澎湃的,因为又遇到牛人了张昭江东二张之一,孙策在江东创业时,辟张昭为长史,以管仲视之。孙策临终时,将孙权托付于张昭、周瑜。遗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可见张昭的能力之高;

那个陈登,管彦也有印象,好像也很厉害,不过出场很少。

至于诸葛?,管彦就完全没印象了,不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糜竺等人走到一起的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

糜竺介绍完了众人,又指着管彦说道“这便是竺近交小友,青州管彦。”众人自然口道“久仰,久仰。”寒暄一番后,管彦走到自己的位置坐定。

这时糜竺举起酒杯说道“今日相聚,诸位需尽兴而归。来满饮此杯。”管彦等四人皆举杯一饮而尽,一杯酒下肚,气氛也渐渐活跃了起来。

最严肃的张昭倒是先开口了“昭听闻管公子机智聪敏,有一事请教。”管彦心道吃饭还要考验?心中虽不满,但管彦依旧微微一笑道“请教不敢,若彦知晓,必坦言之,子布先生请讲。”

张昭捋了捋胡须道“此楼名为望海楼,然却无海,昭愚钝,不知何故?”听到这个问题,糜竺看了一眼张昭,再看了一眼管彦,他知道张昭是什么意思,虽不想管彦为难,但更想听听管彦的答案,如果一言不合,自己最多充当和事佬罢了。

管彦思索片刻,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打开窗户,管彦挑目看向远处,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下邳城内的景色若隐若现,徐徐清风吹来,吹动着管彦散落下来的发丝,管彦闭上双眼享受着,轻声道

“本为望海筑此楼,岂料远近皆望楼;风晨雨夕独登临,方知何处是徐州。”

一诗念完,“啪、啪、啪。”有人击掌三下,管彦回头一看,原来是陈登。陈登缓缓站起道“妙哉,妙哉,管公子好意境。今夜能与公子对饮,生平之大幸也,登敬公子一杯。”说罢,举起酒杯,仰头饮尽杯中酒。“元龙严重了。”管彦说着也回身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诸葛?也起身道“徐州之有望海楼,全因本地仕人身居城郭而志存高远,徘徊泥途而心在沧海,筑斯楼也,可时时登高,俯视遐迩,以极目畅怀。公子前来徐州不过十日便能体会筑楼之用意,一首诗道尽其中奥妙,当浮一大白。”说罢也满饮一杯。管彦连称过奖,也回敬一杯。

糜竺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子布,当下可知竺之言语非妄言也?子布啊,陈元龙、诸葛君贡皆已敬酒,我等怎能落人之后?来来来,你我共敬管公子一杯。”管彦听到此话,心中想到原来是糜竺你在乱嚼舌根,怪不得张昭上来就要考验我。要知道这个时代文人之间交流不看背景,只论才学。张昭定是听糜竺夸自己,这才心中考想教一番。想归想,管彦手没停下,管彦与糜竺、张昭碰杯后再次一饮而尽。

连续三杯下肚,管彦脑袋有点发热了,他深吸一口起,居然再次斟满一杯道“彦年少,世事尚不知万一。今黄巾四起,天下大乱,彦闻徐州多俊才,不知何以教我?”

来而不往非礼也,管彦三杯下肚,脑子也发热了,这是在回敬张昭的提问,也考验一下在座的四人。糜竺若有深意地看着管彦,心中定在想你身为黄巾贼人,还以黄巾作乱为题考教众人,真是不拘一格啊。思索片刻后,诸葛?轻捋胡须,微闭双眼道“蚁贼作乱,乃疥癣之疾。朝廷已发重兵剿之,无需多日,便可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