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团 下(2 / 3)

天下豪商 大罗罗 3036 字 2020-04-09

商市是离不开徐州的石炭、瓷器和铁器的!

徐州的地理位置也非常优越,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而且还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民风也较为尚武。还可以从临近的山东、淮南募兵,能够募集到质量不错的兵募。

如果再有棱堡坚城作为根本,徐州在东南经济崛起的情况下,也的确可以建都。

当然了,徐州相对开封也有不足,便是不处于中原腹地。距离陕西、河东、河北太远,以徐州为都城的宋朝,会很难控制陕西、河东、河北等地。

另外,建都徐州还有个麻烦,就是徐州是个真正的工商之都,附近的京东商市又是同天津不相上下的海港和金融中心。

以徐州为都的大宋朝廷,就难免被新兴的工商业资本所控制。大宋也会逐渐变成大周第二……不,甚至还不如大周。

因为大周共和国是军事公民和商业公民共和的国家。

而大宋的军事地主阶级非常弱小,又集中于陕西、朔方、河北,如果迁都徐州,那么朝廷的支柱就是工商资产阶级了。

这样的朝廷有什么力量统御西北、河北、河南和西南的广阔疆土?

“官家并没有这个意思啊,”潘孝庵摇摇头,“官家只是想要分封郓王为东海郡王,以徐州为防御东海方向来敌的本据之地。”

“这个……”纪忆听得一头雾水,“分封的意思是什么?”

潘孝庵笑道:“就是割取小半个海州为东海国,以郓王为东海国君,镇守东海。再以徐州为东海国的后盾,这样就能确保国家的东方门户无虞了。”

“这……”纪忆想了想,似乎有点道理,可又有几分不妥。“以东海王镇守东南沿海倒是个办法,可万一东海王不靖,该如之奈何?”

“不会的,”潘孝庵笑着摆摆手,“郓王虽才高八斗,但并无君王气度,且醉心学问,绝不会有在东南割据的野心。”

“东海王没有野心,就怕他身边的人啊……”

“那就更不会了。”潘孝庵笑道,“东海王将会迎娶本官的外甥女美娘为妃,美娘乃是大儒之女,知书达礼,一定会劝说东海王近君子远小人的。”

“你的外甥女?大儒之女?”纪忆一下子没明白,潘孝庵只有潘巧莲一个嫡亲妹妹,但是潘氏一门的妹子却有一大堆。不过纪忆记不起来那位潘妹妹嫁给大儒。

“就是大周元首武崇道的长女武美娘啊!”

“啊……”纪忆翻了翻眼皮子,心说:这下可好,就算赵楷没这个心思,有武美娘天天吹枕边风,东南不乱都难啊!

潘孝庵看见纪忆吃惊的模样,只是嗤地一笑,道:“忆之,陛下春秋鼎盛,身体又好,再当三十年天子是没有一点问题的。到时候你我还在不在世都两说……只要天子在世时东南不乱,你我便为大宋尽责了。

置于天子龙驭宾天之后如何,你我是管不着的,让后人去操心吧!

再说东南如今已隐约有周国第二的苗头,再过三十年如何,我是不敢想的。我知道东海王毕竟姓赵……这还不够吗?”

纪忆皱眉:“不至于如此,不至于如此……天子招我入京该是宣麻,到时候一定会有办法的。”

“办法也不是没有……”潘孝庵捋着花白的胡子,欲言而又止。

纪忆看着他说:“岘山居士(潘孝庵号岘山居士)有话就说嘛。”

“说就说!”潘孝庵道,“如今大宋天下并不是弱,而是有了崩解之势。四方皆困于东南,士大夫皆困于工商。欲解天下之危,唯有二途,或抑制工商,或者依靠工商。

而欲抑制工商,则必须迁都襄阳,以便收取荆湖之米,巴蜀之锦,陕西、淮西之勇武,关洛、四川、京湖之风流。

而欲依靠工商,则当迁都徐州,控扼东海,遥制江南。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