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亲临问行策,围炉之畔话春秋(下)(2 / 4)

明朝小公爷 贪狼独坐 6947 字 2020-03-31

’者,有几人肯从贼做乱?!”

    “幼有所长者多,则长成国之必兴。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则民心向国……”

    刘健读得这份密卷,不由得“嘶嘶~”的倒吸凉气。

    老家伙可是名教理学出身的,这种推崇于“天下大同”的说法极为符合他的胃口。

    且这老刘那不是没有上过朝堂死读书的傻狍子,他比谁都知道要做“天下为公”显然不可能。

    要搞成所谓“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那更加不可能了。

    但若是要做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倒是可以考虑。

    张小公爷最厉害的一点,便是在这里面点明了这与帝王统治的关系。

    聚仁孝、民不乱、心向国,有此三项在手大明岂非江山永固?!

    “《管子·匡君小匡》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臣窃以为此当慎之。”

    “柱石四民固则国固,柱石四民强则国强,柱石四民乱则国亡。”

    “古今往来,莫过如是焉……”

    “我皇明欲国柞绵长,则稳四民当为先!稳四民,当蓄国力为上。”

    “国力者为何也?!一曰粮,二曰财,三曰良将精卒,四曰忠臣干吏……”

    看到这里,弘治皇帝点头。

    但刘健的眉头却微微皱起,这岂非是把读书人放在了后面么?!

    “臣窃以秦西地龙翻身之事为例,此乃国力之镇方使得万民归心。”

    读得此句后,刘健亦不由得苦笑。

    的确,当时若非是有大军震慑恐怕灾民能不能抵京都是个问题。

    有粮,百姓们才不会慌。

    有财,才能如潮白河码头一般发动赈济。

    良将精兵驱赶盗匪、弹压乱民,忠臣干吏统筹赈抚工期。

    张小公爷的这封密卷里,可以说是解答了大多数弘治皇帝的疑惑。

    同时更是让刘健这老家伙,都有些茅塞顿开之感。

    这其实不是说张小公爷自己本身有多厉害,此完全得益于他所学到的知识。

    后世的治国之路,是无数的先辈们用血泪淌出来的。

    无数的教训都写在了书本上,若是没有看出来什么那只能说小公爷太蠢、没用心读书。

    但凡是